英國劍橋話插畫|碩士第1本繪本

結束6週充實的第一堂劍橋走透透戶外速寫課後;我整個人還沉浸在速寫狀態裡,時空卻已隨著10月底的冬令時間轉換,來到接踵而來的第二堂Sequential Image,連續性圖像課程。這堂課程同時也是整個碩士生涯裡第一次製作繪本。碩士每一堂課程皆是6週為一模組,雖然我已經不是第一次做繪本,甚至曾經在1個半月內以色鉛筆從故事發想到完稿32頁完整繪本並報名比賽;6週對當時的我而言還是過於吃緊,尤其還在消化大量新鮮知識!
紙上導演的初次習作
第一堂「繪本」課,題材、形式、頁數皆不拘。在這堂課裡除了最常見的32頁繪本,也可以選擇做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敘事或非敘事性圖畫書(字母書、數數書、食譜書)、適讀年齡亦不受限。總之是自由度非常高且廣泛的初階練習;主要目標要能夠理解如何運用圖像將故事或內容「串接起來」,包含時間和場景之轉換,構成一本透過畫面配置、翻頁或特殊形式(例如風琴摺頁書)、色彩運用等掌握敘事節奏之作品。
老師們會於課前介紹各路繪本作家的多樣作品作為形式參考;也如同前一堂速寫課,需要在指定時間內繳交作品提案報告並在課席間與老師和同學們小組討論自己預計製作的作品發想並決定主題。製作繪本就像電影導演繪製分鏡圖一般,繪本創作者的任務便是將所思所想透過一張張故事版 (Storyboard) 草稿編修內容,並藉由各式顏料與畫筆完成彩稿。課堂中至少要完成5張含封面封底的正式彩稿,其餘皆以黑白灰階草圖帶過即可;然而最終交稿需要列印出來並裝訂製作成樣書。而最重要的,仍不外乎在前一堂課便再三強調的「實驗」基礎;一週兩天的每一堂課都有不同的課堂練習小目標,用意是透過大量相異媒材、方式讓我們從各式選擇中找到喜歡也適合自己的畫面詮釋方式。
日誌般的無字風琴頁繪本 Punting Trip
由於這是碩士課程中的第一次練習,雖然在抵達英國前我已有兩、三個故事主題想發展;不過當時我想把這些題材待技法或知識更成熟完備後再來嘗試,且在體驗劍橋生活的同時,也迸發出新靈感躍躍欲試;沒想到最終完成的作品和自己的想像仍有好一大段的落差!!大約像是40分和100分的差別吧!(笑)
打從一開始我就給自己設下至少形式上要嘗試不同玩法的小目標,加上題材適合,於是很快便決定書中要有風琴摺頁的設計。這本作品靈感來自趕第一堂作業瘋狂速寫時,獲得朋友康河撐蒿的邀請。在迷你的6人座學院小船上(一般船家為12人座)雙手握緊沉重的桿子、雙腳戰戰兢兢貼緊船尾試圖展現我優雅又有力的撐船英姿;沒想到不僅前進不了、還在河上撞壁、原地打轉、橫行河面阻擋他船之路,和當時開始正式習畫的心情不謀而合。這段遊河小插曲就被當作我的故事題材,紀錄於畫面中(河上打轉的草稿至今未正式上色xD,只好參看其中摺頁的一部分了)。

下筆才會知道前進的方向
最初這本作品設定其實同時有兩個版本;是老師在聽了我的計畫後給的創意提案!不過不論是當時還是今日我都還沒把另一版完成xD,就暫待日後分享吧!而完成的這版故事線非常簡單,就是改編自我當天撐蒿的一日遊體驗。但是加上了眾多細小元素,包含沿著康河的各處著名學院、景點,也偷偷藏了一些劍橋知名的逸聞趣事 (可以參考上圖找找xD);一對一指導時,老師亦提供了我許多不同的發想,例如劍橋大學獨有的期末狂歡舞會May Ball。
不過當時我個人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畫面上有許多小細節需處理,對於該如何應用前一門課所學我卻毫無頭緒;腦中完全沒有一絲配色佈局的畫面,面對可能需要無止境重來的情況又令我感到煩躁云云。於是數度於桌前下不了筆,不過劍橋童書插畫所最重視的便是實驗;即便只是顏色調配的變化,也要經過嘗試、成品比較來知道自己更想往何處邁進或調整,果然所有的下不了筆都還是需要透過真正下筆來解決!六週的連續圖像課也在聖誕將近之時落幕。
⋯⋯⋯⋯⋯⋯⋯⋯⋯⋯⋯⚘⚘⚘⋯⋯⋯⋯⋯⋯⋯⋯⋯⋯⋯
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正在尋找合作的插畫家、想預約催眠療癒
都歡迎你捎一封信、或登上INSTAGRAM傳私訊和我聊聊☺︎
IG | @lemanlinin 寫封信 | lemanlinhy@gmail.com